爱(杜课889期)
全文共 2440 字,阅读大约需要 12 分钟
目录
杜骏飞:在泰戈尔的诞辰里读他的诗
泰戈尔小传
编者按:1861年的5月7日,著名诗人、文学家泰戈尔在印度降生。今天,让我们和杜课一起,在泰戈尔的诞辰里读他的诗。
在泰戈尔的诞辰里读他的诗
文/杜骏飞
1.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
——《吉檀迦利》
杜骏飞:
也许,诗人说的是爱情里的盲目,以及伟大爱情里的宽容。
2.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呢。
——《飞鸟集》
杜骏飞:
我们最应该感谢的,往往是我们所忽略的,譬如:空气,水,大地,还有——默默奉献给陌生人的人。
3.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面了。
——《飞鸟集》
杜骏飞:
很少有人这么直白地指出,真理竟是错误的一部分,但是我猜诗人是想说,凡是不敢去尝试错误的人,大概无法得到不寻常的真理。
4.生和死都属于生命,举足落足都是在走路。
——《飞鸟集》
杜骏飞:
真好。生有生的价值,死有死的意义。前尘往事,固是杳茫之说,但盖棺论定,最能动人心魄。
5.荣誉使我感到惭愧,因为我暗地里乞求着它。
——《飞鸟集》
杜骏飞:
什么时候我们能驯服俗念,也就能驯服人生了。什么时候我们能驾驭自己,也就能驾驭世界了。
6.尽管走下去,不必逗留着去采着花儿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开放的。
——《飞鸟集》
杜骏飞:
采花种在瓶中,多少是一种残忍。花在地里为生命,在瓶中则为尸骸。爱花人,你不如以地为瓶,以天为眼,以四时为心情,与造物之精神相往来。如此,花是花,亦是你,你得见花,亦因花而得见自己。
7.我把小小的礼物留给我所爱的人——大的礼物却留给所有的人。
——泰戈尔
杜骏飞:
如是我闻,甚有感动。
8.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泰戈尔
杜骏飞:
似这般最远的距离,已非尺寸,而是层级。
9.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
——泰戈尔
杜骏飞:
已能身为树根,还要什么回报呢?能使树枝产生果实,这已经是回报了——那是如时间之恩赐、心灵之珍宝般的回报。
10.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它的天空。
——泰戈尔
杜骏飞:
所有的“我”,都是“你们”的建构。当你们的感受广大时,我亦得以广大,当你们的感受深沉时,我亦得以深沉,当你们的感受美好时,我亦得以美好。
11.有时候爱情不是因为看到了才相信,而是因为相信才看得到。
——泰戈尔
杜骏飞:
爱情,有时是看到,常常是感到,总是会想到。
泰戈尔小传
1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降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他是印度近代的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也是凭借着诗集《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享誉世界的东方文化的代表。
泰戈尔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社会活动家,在当时积极赞成孟加拉的启蒙运动,支持社会改革。他的兄弟姐妹和侄辈中颇出了一些学者和艺术家。由于生长在这样一个印度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谐交融的书香门第,泰戈尔从小就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醉心于文学和诗歌创作,从13岁起就陆续发表了《野花》、《诗人的故事》等长诗。
2
1878年,泰戈尔遵照父兄的意愿赴英国留学,最初学习法律,后来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1891年起,泰戈尔进入了创作的旺盛时期,在他主编的《萨塔纳》杂志上,先后发表了60多篇短篇小说,揭露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现象,反对封建和殖民压迫。《缤纷集》、《收获集》、《园丁集》等泰戈尔的主要作品大多都出自这一时期。
1912年,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出版。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泰戈尔向神敬献的“生命之歌”,泰戈尔气质中兼有印度文化中的泛爱和西方文化中的博爱,这两种特质在诗集中交织,使它的文字和韵律方面优美、自然而又深邃。1913年,凭借着《吉檀迦利》, 泰戈尔成为亚洲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3
1924年,应梁启超、蔡元培等讲学社成员之邀,对中华文化十分向往的泰戈尔欣然访华,陪同他的有徐志摩、林徽因、梅兰芳等各界文化名人。
泰戈尔先后在香港、上海和北京等地停留,每至一处,都受到当地文化界人士和学子的热烈欢迎。当时的《晨报》写:“午后2时,即有无数男女学生驱车或步行入坛,络绎不绝,沿途十分拥挤……有二三千人之多。”
梁启超还在泰戈尔本人的请求下,赠其中文名“竺震旦”。“竺”是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呼,而古代印度称中国为“震旦”。泰戈尔十分珍视“竺震旦”这个名字,他曾说道:“在我这儿,东方和西方有了友谊;在我的生命中,我的名字的涵义实现了。”
泰戈尔的一生中曾三度访华,和中国这个与印度有着共同苦难遭遇的国家结下了不解之缘。
4
泰戈尔从小目睹印度在英国殖民者压榨之下悲惨境遇,除了文学创作,他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和进步的民族主义者。泰戈尔不仅关注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而是把目光投向整个世界,为所有反对侵略、争取自由独立的国家和民族奔走呼号。
1881年,20岁的泰戈尔发表著名论文《在中国的死亡贸易》,严厉谴责英国在中国倾销鸦片。1916年,泰戈尔访日期间,在日本东京大学发表演讲,公开谴责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山东的恶劣行径。1938年,为支持中国抗战,泰戈尔曾以五百卢比发起捐款活动,并书写长信《致人民书》,鼓舞士气。
此外,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内战打响、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等事件中,泰戈尔始终站在正义的一方,谴责法西斯主义,在国际上为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发声。
5
1941年8月6日,享年80岁的泰戈尔在加尔各答祖居宅第里平静地离开人世,成千上万的市民为他送葬。
1956年,周恩来总理曾这样评价泰戈尔:“泰戈尔不仅是对世界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天才诗人,还是憎恨黑暗、争取光明的伟大印度人民的杰出代表……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泰戈尔对他们的热爱,中国人民也不能忘记泰戈尔对他们艰苦的民族独立斗争所给予的支持。”
诗人郑振铎回忆泰戈尔时曾说:“泰戈尔的歌声虽有时沉寂,但是只要有人类在世上,他的微妙幽宛之诗,仍将永远是由人的心中唱出来的。”
END
参考文献:
[1]360百科.词条“泰戈尔”、“吉檀迦利”. [EB/OL]
[2]诗词世界.纪念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EB/OL]
[3]嘻嘻文摘.泰戈尔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EB/OL]
[4]世界名著每日读.泰戈尔最美诗句,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EB/OL]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推荐
人物:记住梁益建 | 沈巍|林清玄说|一纸读遍梁任公 | 夜访马克· 吐温 | 读费孝通
文字:新闻纪念日:9个问题|当你二十七八岁......|社交绑架 |批评课|不崩溃|劳动者的歌与诗|如何正确地讨论问题|永恒回归
关注:北大学子涉嫌弑母案|In My Secret Life| 知善知恶 |再谈996 |心酸的成年 |我们与恶的距离
鸣谢: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 高岩
责编| 高岩 费凡